info@zmkegong.com
  服务热线:13575743123

行业新闻

中企成科威特最大钻井承包商

海湾国家科威特,面积只有约1.8万平方公里,与北京市差不多大。但该国的石油储量却达到1015亿桶,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石油大国。多年来,该国石油钻井市场一直由欧美公司垄断。中石化自2008年进入该国以来,后来居上,目前已经成为科威特最大钻井承包商。日前,央视记者来到科威特,探寻中国油企在科威特成功的原因。

 

中石化285号钻机作业区,距离科威特伊拉克边境线约20公里。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 。我们到作业区的时候已是中午,尽管天气炎热,我们还是按照项目上的工作规范,戴上安全帽,穿上了厚厚的工作服。

近50度的高温下,往钻井上走的过程中,隔着手套都能感受到扶梯栏杆的温度。尽管作业平台上有井架和钻杆的阴影,但风吹到脸上,依然感到灼热。这样的天气,对于项目上的员工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中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科威特分公司钻机平台经理 王金亮:一个人下来一天就是20瓶矿泉水,而且不上厕所。体内的循环基本上就靠汗液,人经常不排尿对身体也有害,好多年轻人现在都得了结石这个病。

而大量饮水容易引起水中毒,因此,项目上的员工还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盐水,才能够保证不至于因脱水而倒下。 

央视记者 杨明交:我们在这上面大概采访了十分钟左右,我整个浑身上下都已经湿透了。因为现在是科威特当地时间正午一点钟左右,温度达到了47、8度。此外,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一直在走动,因为如果我站在这里不动的话,整个脚会非常烫。

而有一项工作比钻机作业更为艰苦,那就是钻机搬运。每隔20多天,当完井工序完成后,这口油井就交给采油队进行开采,而钻机则要搬运到另一处指定位置进行作业。地表温度近70度的情况下,要搬运一个高60多米,重300多吨的大家伙,谈何容易。

中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科威特分公司钻机平台经理 李显良:甲方给我们搬迁的时间只有4天,我们必须要在4天之内完成。不完成的话受到甲方的处罚,罚款。但是这个(钻机)我们整体拆的话就得全员所有人都得上,全副武装地上。在这种天气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躲阴,正常打钻的时候,因为井架起起来,底座起起来还有些凉快的地方。


 

科威特的夏天从3月一直持续到11月,这9个月平均气温会达到45度。在这样的高温下,钻机每天24小时运转,中石化的员工们每天两班倒,时刻对现场情况进行监控。正是这样的奋力拼搏,使公司截止到目前累计完成钻井737口,修井2724口。平均每口井比甲方设计的建井周期提前3-5天,七年来额外作业200口生产井,相当于每天增产原油30万桶。 

中企拼实力打破欧美垄断 

在国外搞钻井承包,员工的艰苦奋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对国际和当地石油市场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行业最新技术标准的准确把握。在这方面,中石化团队在刚走出国门的时候碰了不少钉子,在教训中汲取经验,增强实力,凭借着自身优势和对时机的把握,打破了欧美公司对科威特石油产业的垄断,成为了科威特第一大钻井承包商。 

每周五晚,中石化科威特分公司的职工就来到食堂,参加公司举办的讲座。公司的管理人员、业务骨干与员工一起巩固工程理论、分享实践经验。这种定期学习,源于公司总经理张从邦早年在沙特从事石油钻井工程时的经历。

2006年,张从邦带领中石化钻井队伍进入沙特市场。甲方沙特阿美公司是世界技术标准最高、安全要求最严的国际石油公司之一。初出国门的中国钻井队伍,面对着与国内截然不同的作业环境与要求,再加上语言不通,犯了很多错误,让甲方十分不满。 

中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科威特分公司总经理 张从邦:对中东的高温环境估计不足,我们当时有一起事故,电磁刹车因为高温烧坏了。我们当时还没有备用的,无法应急。国内还没有应急体制,这个就耽误了我们37天。一个电磁刹车价格本身就40多万,可是我们耽误37天的话,保守估计当时损失应该700多万。 

从那时起,张从邦就把坚持学习,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作为了公司一项制度性安排。到2007年,仅一年时间,公司就多次刷新了阿美公司区块施工记录,赢得了甲方的认可。2008年,张从邦来到科威特开拓业务。高度国际化的科威特钻井市场让他遇到了新的挑战。 

中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科威特分公司总经理 张从邦:当时我见到报纸上写的就是“中国公司来了”,这个他们比较恐惧。再一个你来到这个市场,你是要打破当地的平衡的。人家本来就畏你,所以集体对你实行了一个封锁。

在这种情况下,张从邦通过多种渠道,想方设法地摸清了科威特钻井行业的设备配套、人员工资、分包服务价格等。在全面掌握了竞争对手的情况后,2009年,中石化凭借与第二标商务报价仅仅相差千分之二的优势一举拿下15部钻机、8.6亿美元的钻井合同。在科威特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钻井领域,技术和价格是甲方招标时考虑的两个最主要因素。中国油企与科威特本土企业相比,存在技术上的优势;与欧美公司相比,则具有价格优势。

中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科威特分公司总经理 张从邦:他(欧美钻井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取这个市场的话,那么他得大量地雇第三国籍的人。他得现招、现雇、现培养,对中石化来讲我中标之后,从国内可以成建制地组织队伍过来。那我的工人就不是些生手,是一些熟练工过来的,所以我的工作效率肯定比你高。 

先进的技术和价格优势为中企在科威特钻井领域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国际油价大幅走低。一些企业担心科威特可能会减产,对新项目抱着观望的态度。但张从邦和他的团队,凭借着对科威特国情和石油业发展情况的准确把握,作出了逆势而上的决定,当年再次凭借着与第二标商务报价千分之三的优势,与科方签署了44部钻机,11.5亿美元的合同。一举成为了科威特第一大钻井承包商。 

双赢合作为“一带一路”提供样本 

占据科威特钻井市场45%份额的中国油企,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大力带动了中国的设备出口和人才国际化,并且为科威特实现其经济发展愿景奠定了基础。中国油企在科威特的成就,成为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中科两国合作双赢的典范。


央视记者 杨明交:大家可能都以为钻井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实一个钻井是由不同的部件组建而成的,据我了解的情况是,在我身后的这个钻井大约是有一百家的设备供应商提供了设备,而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中国制造。

据介绍,整个中石化科威特51部钻机共使用了价值43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产配套装备。科威特当地企业看到中国生产的设备不但性能不输外国公司,而且价格比欧美公司便宜不少,也在纷纷上马中国产钻机配套装备。 

中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科威特分公司总经理 张从邦:当地公司也跟着我们学,到中国去买(设备)去了。他们现在往中国的航班上,科威特人多的是,一问都是去中国买设备的。我们国内的钻机、封井器,它卖给中石化的不是很多,可是它卖给当地公司的更多。而且因为科威特这个效应之后,它们卖到阿联酋、卖到阿曼、卖到别的国都卖得不少啊。 

在带动设备出口的同时,中石化在科威特项目的快速发展,还带出了旗下胜利、中原、华北、西南和华东共5家地区公司的50多支队伍,这对于中国石油行业人才国际化、将国际先进标准与项目管理模式带回中国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据统计,在甲方旗下工作的10家钻井承包商中,中石化的钻机最多,事故率却最低,从而避免了因事故频发而造成的工期延误等问题,使得钻机启动累计提前4249个钻井日,相当于为科威特方面额外作业100多口生产井,增产原油20万桶/天。为科威特提高石油产量,实现其旨在促进经济多元化的2035愿景奠定了经济基础。 

截至2017年一季度,中石化科威特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200多亿元人民币,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科双赢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它的成功,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外企业双赢合作提供了样本。